秋霁禁城晚,六街烟雨残。
墙头山色健,林外鸟声欢。
翘日楼台丽,清风剑佩寒。
玉人襟袖薄,斜凭翠阑干。
秋霁晚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霁晚景》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个秋天晚上的景色,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凄凉之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关于《秋霁晚景》的介绍:
作品原文:
秋霁禁城晚,六街烟雨残。
墙头山色健,林外鸟声欢。
翘日楼台丽,清风剑佩寒。
玉人襟袖薄,斜凭翠阑干。作者简介: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诗人、前蜀宰相。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所用,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他的作品多描写晚唐末期社会动乱,著名的有长诗“秦妇吟”。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晚上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凄凉之感。诗句中“秋霁禁城晚”,表现了傍晚时分长安城的宁静美景;“六街烟雨残”则传达出秋雨绵密的景象。“墙头山色健”,写出了山色的刚劲有力;“林外鸟声欢”,则表达了鸟儿在树林间自由欢快的歌唱。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和深沉的情感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秋霁晚景》作为一首典型的五言律诗,不仅展示了唐代诗人韦庄深邃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能够更好地领会唐诗的魅力以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