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江南一岁归,归来行色满戎衣。
长闻凤诏徵兵急,何事龙韬献捷稀。
旅梦远依湘水阔,离魂空伴越禽飞。
遥知倚棹思家处,泽国烟深暮雨微。
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
介绍
《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是唐代诗人韦庄所作,属于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韦庄的家叔在南方游历时的情景,并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韦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端己,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他于唐昭宗乾宁元年中进士,后曾任校书郎等职。由于战乱,他最终入蜀,并在唐亡时为前蜀国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他的诗作多描写晚唐末期的社会动乱,其中最著名的长诗“秦妇吟”广为人知。
诗歌原文:《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原文如下:“缭绕江南一岁归,归来行色满戎衣。长闻凤诏征兵急,何事龙韬献捷稀。旅梦远依湘水阔,离魂空伴越禽飞。”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家叔南游时的情境以及归途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家叔南游归程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事频繁的现实。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家国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诗人用词精炼而富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历史场景,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
艺术风格:韦庄的诗歌极富画意,词尤为工,与温庭筠齐名,被后世誉为“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作不仅在形式上严谨规范,而且在内容上也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创作背景:韦庄的家叔南游的故事,很可能来源于他本人的经历或家族传说。他在乱世中游走四方,为王建扩展势力出谋划策,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历史事件。这种经历无疑为他后来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这首诗不仅丰富了唐诗的内涵,也为后世的文人学士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影响传承:韦庄的诗词作品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唐代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他的文学作品也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意义:在今天这个时代,重新审视《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这类经典作品,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唐代文化,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学始终是人类情感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
《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