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 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虎迹》是韦庄创作的唐代文学作品。
《虎迹》是韦庄的一首代表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其内心情感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窥见唐末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交织的现实。
注释: 白额虎的频繁夜访使我心惊,水边的踪迹已经聚集成群。 如今我避世隐居在山岩洞穴,那岩穴又怎么能再看见您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官谪居期间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虎,次句写人,三、四句写自己的心境。全诗以“白额虎”和“避世”相照应,抒发了对朋友的怀念。诗中用“频频”、“渐成群”、“如何又见君”,写出了时间推移,而友情未变
虎迹 渊明与虎两相忘,虎至渊明在醉乡。 一啸风生下山去,依然爪迹枕痕傍。 注释: -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虎两相忘:形容他与虎的关系非常和谐,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 - 虎至渊明在醉乡:形容渊明与虎相处得十分融洽,仿佛是在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醉乡里。 - 一啸风生下山去:形容虎在下山时发出一声长啸,声音响亮而有力,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 依然爪迹枕痕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