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多感莫凭高,竟日衷肠似有刀。
人事任成陵与谷,大河东去自滔滔。
河清县河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代《河清县河亭》一诗的解读
《河清县河亭》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唐代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他是唐朝晚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社会变迁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其中以《河清县河亭》最为著名。该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对人生无常与历史沉浮的深刻感悟。
《河清县河亭》的原文如下:
由来多感莫凭高,
竟日衷肠似有刀。
人事任成陵与谷,
大河东去自滔滔。
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绘,象征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首句“由来多感莫凭高”表达了诗人面对高处时的感慨与不安,暗喻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困境与挑战。第二句“竟日衷肠似有刀”,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内心纠结、如同被刀割般痛楚的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在政治动荡和个人挫折中的痛苦与挣扎。第三句“人事任成陵与谷”,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认识,即无论个人如何努力,最终都难以逃脱历史的洪流和命运的安排。最后一句“大河东去自滔滔”,则通过黄河的奔腾不息比喻时间的流逝,指出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自然规律。
《河清县河亭》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它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要有清醒的认识,勇敢面对现实,珍惜当下。同时,也应学会适应变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