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至七字诗竹

竹,临池,似玉。裛露静,和烟绿。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字至七字诗·竹”是一首唐代韦式的诗词作品,属于唐诗中的绝句形式。下面将围绕此作品展开介绍:

  1. 作者简介
  • 韦式,唐代诗人,其生平事迹主要见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和《唐诗纪事》卷三九等文献。
  • 文宗大和三年(829年),白居易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此时韦式赋了一首《竹》相送。
  1. 诗词原文
  • 临池,似玉。裛露静,和烟绿。
  • 抱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1. 词藻赏析
  • 诗句中的“临池,似玉”形容竹子的风姿,如临水之池而似玉石般纯净。
  • “抱节宁改,贞心自束”则表达了竹子坚守节操、坚定不移的特质。
  •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反映了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生长情况及其不被世俗所重视。
  •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则描绘了竹子成熟时的美好景象,如同仙人挥杖惊动了龙的蜕变,以及美好果实伴随凤凰的成长。
  •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透露出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感伤以及对过往欢聚时光的怀念。

通过对“一字至七字诗·竹”这首唐代韦式创作的绝句的详细介绍,可以感受到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