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仙城

武夷无上路,毛径不通风。
欲共麻姑住,仙城半在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武夷山仙城》是一首唐代的五绝,由徐凝创作。该诗描绘了武夷山中的道路和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与憧憬。下面将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武夷无上路,毛径不通风。欲共麻姑住,仙城半在空。
    翻译为白话文即为:武夷没有通往山顶的路,狭窄的小径不流通。想要和麻姑一同居住,但仙城的大部分都在空中。

  2. 诗歌赏析:《武夷山仙城》以简洁的文字勾勒了一幅武夷山的山水画卷。首句“武夷无上路”意指武夷山的山顶上并没有可以通行的路,强调了山路的崎岖和难以攀登。次句“毛径不通风”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狭窄、空气不流通的特点,增加了行进的艰难度。第三句“欲共麻姑住”,则是诗人的一种幻想,麻姑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女之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渴望与仙人共同生活的愿望。最后一句“仙城半在空”,形象地描绘了仙城部分位置高于天空的景象,给人以梦幻般的美感和神秘感。

  3. 诗歌背景:这首诗出自唐代,徐凝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多具有深邃的内涵和鲜明的个人风格。《武夷山仙城》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徐凝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其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精神世界。

《武夷山仙城》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