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高楼

松拂疏窗竹映阑,素琴幽怨不成弹。
清宵霁极云离岫,紫禁风高露满盘。
晚蝶飘零惊宿雨,暮鸦凌乱报秋寒。
高楼瞪目归鸿远,如信嵇康欲画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晚高楼》是唐代诗人唐彦谦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诗人简介:《秋晚高楼》的作者是唐彦谦。他字茂业,号鹿门先生,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未中,后避地汉南。他的诗歌多技艺,负才而无所屈,曾历任多个职务,最终官至阆、壁州刺史。其诗集名为《鹿门先生集》,现存诗158篇。
  2. 作品原文:松拂疏窗竹映阑,素琴幽怨不成弹。清宵霁极云离岫,紫禁风高露满盘。晚蝶飘零惊宿雨,暮鸦凌乱报秋寒。高楼瞪目归鸿远,如信嵇康欲画难。
  3. 诗句解析
  • 首句“松拂疏窗竹映阑”,用“松”与“竹”两个意象来描绘秋天的氛围和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气氛。
  • “素琴幽怨不成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伤,以及无法抒发的情感。
  • 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描写了秋天的景象和氛围,如“清宵霁极云离岫”、“紫禁风高露满盘”,既写出了天空晴朗、云层散去的美景,也表现出露水滋润大地的情景。此外还描绘了“晚蝶飘零惊宿雨”和“暮鸦凌乱报秋寒”的画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之美。最后两句“高楼瞪目归鸿远”,则通过“高楼”这一形象的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飞鸟归巢的向往或惆怅之情,同时也隐喻着自己对自由或归属的渴望。
  1. 文化影响
  • 唐彦谦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和文化追求,也展示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根据历史记载,唐彦谦的诗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推崇。他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秋晚高楼》作为唐彦谦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展现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在思想上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首诗不仅是唐彦谦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表现,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唐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