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齐火浣溢山椒,谁把惊虹挂一条。
天外倚来秋水刃,海心飞上白龙绡。
民田凿断云根引,僧圃穿通竹影浇。
喷石似烟轻漠漠,溅崖如雨冷潇潇。
水中蚕绪缠苍壁,日里虹精挂绛霄。
寒漱绿阴仙桂老,碎流红艳野桃夭。
千寻练写长年在,六出花开夏日消。
急恐划分青嶂骨,久应䙀裂翠微腰。
濯缨便可讥渔父,洗耳还宜傲帝尧。
林际猿猱偏得饭,岸边乌鹊拟为桥。
赤城未到诗先寄,庐阜曾游梦已遥。
数夜积霖声更远,郡楼欹枕听良宵。
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通过对泉水、瀑布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诗歌原文:名齐火浣溢山椒,谁把惊虹挂一条。天外倚来秋水刃,海心飞上白龙绡。民田凿断云根引,僧圃穿通竹影浇。
诗歌赏析:徐夤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场景中。诗中的“名齐火浣溢山椒”形象地描述了水流如火浣布一般洗涤山中石头,而“谁把惊虹挂一条”则表达了瀑布如同一道彩虹般壮观。此外,“天外倚来秋水刃,海心飞上白龙绡”将天空与大海的壮阔景色引入画面,使得整个瀑布景象更加生动。最后,“民田凿断云根引,僧圃穿通竹影浇”则进一步描绘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瀑布带给人们的清凉感受。
作品背景:据记载,《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为唐代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在唐代文化背景下,诗人徐夤创作此诗可能受到了当时山水田园诗风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喜爱。
《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赞叹的诗词,更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