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韦舍人元旦早朝

夕转清壶漏,晨惊长乐钟。
逶迤纶禁客,假寐守铜龙。
予亦趋三殿,肩随谒九重。
繁珂接曙响,华剑比春容。
相问韶光歇,弥怜芳意浓。
愿言乘日旰,携手即云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韦舍人元旦早朝》是唐代徐彦伯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国家政治活动和皇帝的尊崇以及对新年新气象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诗: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同韦舍人元旦早朝》创作于唐代,当时的文人墨客常常参与宫廷的政治活动,通过诗歌表达对国事的关心与个人情感。
  • 作者生平:徐彦伯是唐代的一位文人,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和个人情感。据传,他与当时的宰相韦舍人有较深的交往,因此有机会参与到此类重要活动中。
  1. 内容解析
  • 开头描写:诗的首句“夕转清壶漏”描绘了时间在夜幕中悄然流逝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庄重的氛围。
  • 中段抒情:“晨惊长乐钟”则转入对晨曦时分宫廷钟声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对朝政的关切以及自己作为朝廷一员的身份自觉。
  • 结尾展望:“相问韶光歇,弥怜芳意浓。”以询问的形式结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及对美好事物浓厚的喜爱。
  1. 艺术特色
  • 排律特点:此诗采用五言排律的形式,韵律工整,节奏鲜明,有助于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
  • 象征意味:通过对宫廷内景象的描述,如“逶迤纶禁客”,“假寐守铜龙”,隐喻了朝廷中各色人物及其活动状态。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宫廷活动的描写,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句之中,展现了对国事、皇权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感情的抒发。
  1. 文化意义
  • 政治象征:作为一位身居要职的官员,徐彦伯可能参与了这一重大的政治活动。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官场的文化氛围和政治态度。
  • 历史价值:此诗作为唐代文人参与宫廷活动的典型代表,不仅反映了唐代诗歌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提供了了解唐代政治文化的窗口。
  1. 鉴赏价值
  • 艺术手法:“逶迤纶禁客,假寐守铜龙”等句子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画面感和动态美。
  • 情感共鸣: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触动了读者对于个人情感和生命体验的共鸣,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同韦舍人元旦早朝》不仅是徐彦伯个人的才情展示,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文化背景的唐代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征,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如何平衡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