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居溪上凉生早,坐对城头起暮笳。
打鼓泊船何处客,捣衣隔竹是谁家。
玉绳低转宵初迥,银烛高烧月近斜。
得意引杯须痛饮,好怀那许负年华。
夜酌溪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酌溪楼》是唐朝诗人殷尧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夜酌溪楼》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夜酌溪楼》的作者殷尧藩,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作为唐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颂。
诗歌原文:《夜酌溪楼》全诗如下:
楼居溪上凉生早,坐对城头起暮笳。
打鼓泊船何处客,捣衣隔竹是谁家。
玉绳低转宵初迥,银烛高烧月近斜。
得意引杯须痛饮,好怀那许负年华。诗歌解析:
- 描写自然景象:首联“楼居溪上凉生早,坐对城头起暮笳”描绘了诗人居住在溪边的楼台上,感受到清晨的清凉和傍晚城头的笳声,生动地勾勒出宁静而又热闹的乡村景色。
- 表达个人情感:颔联“打鼓泊船何处客,捣衣隔竹是谁家”则反映了诗人在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音乐声,猜测可能是有客人在打鼓或是有人正在捣制衣物,这种场景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和生活气息。
- 描绘夜景之美:颈联“玉绳低转宵初迥,银烛高烧月近斜”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月光如水般洒落,与银烛的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氛围。
- 表达人生态度:尾联“得意引杯须痛饮,好怀那许负年华”表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岁月流逝,也要痛快淋漓地享受当下,尽情饮酒,尽情享受美好的人生。
诗歌赏析:《夜酌溪楼》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和生活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夜晚乡村景象的描绘,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诗歌才华。
创作背景:由于历史久远,关于殷尧藩的具体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的资料并不多见。但从作品的风格来看,这首诗应是在唐代诗人中较为常见的田园风光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诗人的生活状态。
《夜酌溪楼》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为人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