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眠不眠夜深浅,越鸟一声空山远。
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
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栋里不知浑是云,晓来但觉衣裳湿。
宿北乐馆
介绍
《宿北乐馆》是唐代诗人陈润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静谧环境中的感受和心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作者介绍:陈润(770年-800年),字闰,唐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的诗歌创作才华得到了张为的高度评价,在《诗人主客图》中被列为高古奥逸主孟云卿之及门者。陈润的一生颇为传奇,他通过明经径第而成为官员,但官终坊州鄜城令,约卒于德宗贞元十年(800年)前。
诗歌原文:《宿北乐馆》是陈润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文如下:“欲眠不眠夜深浅,越鸟一声空山远。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栋里不知浑是云,晓来但觉衣裳湿。”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
诗意赏析:首句“欲眠不眠夜深浅”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仍难以入睡的状态,暗示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下来的“越鸟一声空山远”则透露出一种空旷和深远的感觉,可能象征着诗人对遥远或未知领域的向往。
文化背景:《宿北乐馆》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反映了唐代的文化氛围以及诗歌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唐诗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情感状态,也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艺术特色:陈润的诗歌以清新脱俗、含蓄蕴藉著称,其作品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传达情感与哲理。在《宿北乐馆》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环境中的声响来衬托自己的内心感受,使得整首诗歌既有视觉的美也有听觉的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引发了思考。
文学价值: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宿北乐馆》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其文学才能的体现。诗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至今仍被后人研究和传颂。
《宿北乐馆》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之作,它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也是中华文化瑰宝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读者在欣赏这首作品的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养分,感受到唐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