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感遇诗三十八首 · 其三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思想内涵,展现了陈子昂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在内容上涉及了作者对时政的看法以及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深刻认识。陈子昂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腐败统治的批判,同时也抒发了个人面对乱世时的忧虑与不安。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从艺术角度来看,《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在陈子昂的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继承了《诗经》和屈赋中的比兴手法,还摒弃了六朝浮靡的文风,展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风格。这种风格的转变,体现了陈子昂对诗歌革新的自觉追求,也是他试图通过作品传达自己政治理念的方式。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容忽视。它不仅是陈子昂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唐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思想脉络,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社会理想。
对于读者而言,了解《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不仅是欣赏陈子昂诗歌艺术成就的机会,还是深入理解唐代社会现实和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陈子昂个人的遭遇和感受,还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