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四首(其四)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陇西行四首(其四)》是一首唐代诗人陈陶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陇西行四首(其四)》作为一组咏史边塞诗,主要反映了反对穷兵黩武的侵略战争的主题,主张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这组诗通过对边疆战争残酷与牺牲的描述,揭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并借此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2. 文学特点:在艺术手法上,《陇西行四首(其四)》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以汉主东封的背景引入,既展示了边关战事的残酷性,又通过虚构的历史人物李陵之死,寄托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这种巧妙的处理方式使得诗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3. 主题思想:在内容上,《陇西行四首(其四)》深刻地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通过对李陵战败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英雄悲剧的同情,也反映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哀悼。
  4. 情感表达:在情感上,《陇西行四首(其四)》充满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以及对李陵悲剧命运的描述,表达了对战争的否定和对和平的渴望,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真挚。

《陇西行四首(其四)》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深刻的历史文献,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英雄的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