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下寄韩舍人

侍臣鸣佩出西曹,鸾殿分阶翊彩旄。
瑞气回浮青玉案,日华遥上赤霜袍。
花间焰焰云旗合,鸟外亭亭露掌高。
肯念万年芳树里,随风一叶在蓬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朝下寄韩舍人》是唐代诗人耿湋所作,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盛景和官员的风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耿湋,字洪源,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他的诗作以不深琢削、风格自胜而著名。他的诗歌在唐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与钱起、卢纶、司空曙等人齐名,被称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2. 诗歌原文
    侍臣鸣佩出西曹,鸾殿分阶翊彩旄。
    瑞气回浮青玉案,日华遥上赤霜袍。
    花间焰焰云旗合,鸟外亭亭露掌高。
    肯念万年芳树里,随风一叶在蓬蒿。
  3. 诗歌注释
  • 侍臣:指朝廷中的官员。
  • 鸣佩:指官员们的佩饰声。
  • 鸾殿:指宫殿。
  • 分阶:指官员按级别排班。
  • 擎彩旄:指手持彩旗。
  • 青玉案:指帝王用的青色玉制的餐具。
  • 赤霜袍:指帝王穿的红色丝织的袍子。
  • 焰焰:形容云旗飞扬的样子。
  • 亭亭:形容露掌高高的样子。
  1. 诗歌赏析
    此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宫廷的繁华与尊贵。首句描述了官员们穿着礼服,手持彩旗,从西侧的宫殿出来的情景,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肃穆。接着,诗人用“瑞气回浮青玉案,日华遥上赤霜袍”两句,描绘了宫廷中丰盛的美食和华丽服饰的景象,以及帝王的尊贵地位。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表面的描写中,而是通过“花间焰焰云旗合,鸟外亭亭露掌高”等句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最后一句“肯念万年芳树里,随风一叶在蓬蒿”,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通过对比宫廷的繁华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珍视之情。

《朝下寄韩舍人》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宫廷的生活场景,更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真谛的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唐诗宝库中的瑰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