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沔阳闻克复而用师者穷兵黩武因书简之

江上烟消汉水清,王师大破绿林兵。
干戈用尽人成血,韩信空传壮士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岳阳楼记》中的一段。范仲淹在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被贬为陕西经略判官、知耀州,至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后因遭诬陷,贬饶州。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旅次沔阳,闻克复,而用师者穷兵黩武,因书简之。

我于九月十七日,自临淮载书以达。十九日,至于下蔡。二十日,乙未,南登大别山,则风雪云布矣。二十二日,丁酉,二鼓,与朱元思、赵瑕等相携上马,出绝壁中,行六、七里,至大别山祠。

余方痛悲,坐而叹曰:“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有客道京邑,曰:“天子在丰、沛间,可趋事。”

樊将军以当世才杰,兵强志大,欲驰天下,而不闲燕。将率多以十五以上始学兵法,少以壮岁发愤力学,治其武事,则思谦起于闾巷,夷甫兴于诸冯,近不失为勇,远不失为知兵。

今夫厮养之人,不知礼节,动则触法,而况勇力之士乎?

然,天下非无的也,所谓“得之难”者也。

信义行者于国则明,行于家则治,此百王之道一也。

凡兵主者,能以众料寡,能以寡胜众;若不能则曰“力不敌”。力不敌者,则修意以待之;修意以待之,则力尽;力尽,则备。

故凡战者必本乎天、地、人以为材;三才既得,然后可以为谋。

天时不作,弗为人始;人事不起,弗为之始。

天作孽,犹可违;人事不致,未能裁焉。

故君子之求胜也,常以全争于天下,不以争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