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丽江皋

迟景临遥水,晴空似不高。
清明开晓镜,昭晰辨秋毫。
郁郁长堤土,离离浅渚毛。
烟销占一候,风静拥千艘。
独媚青春柳,宜看白鹭涛。
何年谢公赏,遗韵在江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日丽江皋》是唐代诗人陈昌言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将对该诗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昌言,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存诗2首于《全唐诗》。
  • 陈昌言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在当时受到一定的关注。他的文学作品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诗歌领域。
  1. 作品原文
    迟景临遥水,晴空似不高。清明开晓镜,昭晰辨秋毫。
    郁郁长堤土,离离浅渚毛。烟销占一候,风静拥千艘。
    独媚青春柳,宜看白鹭涛。何年谢公赏,遗韵在江皋。

  2. 诗句解析

  • “迟景临遥水,晴空似不高”描绘了一幅远眺的水天一色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欣赏与思考。
  • “清明开晓镜,昭晰辨秋毫”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以及对季节变换中细微差别的捕捉。
  • “郁郁长堤土,离离浅渚毛”通过描写长堤和浅渚上的植物,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生机勃勃的赞美。
  • “烟销占一候,风静拥千艘”展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烟消云散后的景象以及平静的江面上船只的静态美。
  • “独媚青春柳,宜看白鹭涛”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自然界中白鹭飞翔时的壮观景象的赞美。
  • “何年谢公赏,遗韵在江皋”则是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种追忆,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之地——江皋的怀念。

陈昌言的《白日丽江皋》不仅是一首描绘春日江景之美的佳作,更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