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上李右相

风俗登淳古,君臣挹大庭。
深沉谋九德,密勿契千龄。
独立调元气,清心豁窅冥。
本枝连帝系,长策冠生灵。
傅说明殷道,萧何律汉刑。
钧衡持国柄,柱石总朝经。
隐轸江山藻,氛氲鼎鼐铭。
兴中皆白雪,身外即丹青。
江海呼穷鸟,诗书问聚萤。
吹嘘成羽翼,提握动芳馨。
倚伏悲还笑,栖迟醉复醒。
恩荣初就列,含育忝宵形。
有窃丘山惠,无时枕席宁。
壮心瞻落景,生事感浮萍。
莫以才难用,终期善易听。
未为门下客,徒谢少微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上李右相》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赞美李林甫的德行与才能,表达了对李林甫政治成就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信息: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附近),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高岑”,还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尤长于边塞诗。高适的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 创作时间:《留上李右相》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敦煌选本题作《上李右相》,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在李林甫当政时期所作。
  1. 诗词原文
  • 风俗淳古,君臣挹大庭。
  • 深沈谋九德,密勿契千龄。
  • 独立调元气,清心豁窅冥。
  • 傅说明天道,萧何法汉刑。
  • 钧衡持国柄,柱石总朝经。
  • 隐轸江山藻,氛氲鼎鼐铭。
  • 兴中皆白雪,身外即丹青。
  • 江海呼穷鸟,诗书问聚萤。
  • 吹嘘成羽翼,提握动芳馨。
  • 倚伏悲还笑,栖迟醉复醒。
  • 恩荣初就列,含育忝宵形。
  • 有窃丘山惠,无时枕席宁。
  • 壮心瞻落景,生事感浮萍。
  • 莫以才难用,终期善易听。
  • 未为门下客,徒谢少微星。
  1. 诗词赏析
  • 赞颂李林甫:高适在这首诗中高度赞扬了李林甫的德行和才能,认为他深谋远虑,能够执掌国家大权,是国家柱石般的人物。同时,他还指出李林甫的治国策略如同明德的教化一样深远,能够影响天下苍生。
  • 自我感慨:在赞誉李林甫的同时,高适也流露出自己的处境,他认为自己虽然有志向和才华,但在官场上的遭遇却不如人意。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复杂。
  • 时代背景:唐代社会风气淳厚,君臣之间的交往也十分融洽。然而,高适所处的时代却是政治斗争激烈、权力斗争频繁的年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适对李林甫的评价也体现了他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排律的形式,篇幅较长,句式整齐划一,音节铿锵和谐,具有很高的音乐性。诗人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整首诗歌富有诗意和美感。
  • 思想深度:通过对李林甫的赞美和自身的感慨,高适展现了他对当时政治现状的思考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这种深沉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留上李右相》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文学作品,它既展现了诗人对李林甫的赞美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感慨。通过对李林甫的政治成就和自己的遭遇进行对比,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