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

亚相膺时杰,群才遇良工。
翩翩幕下来,拜赐甘泉宫。
信知命世奇,适会非常功。
侍御执邦宪,清词焕春丛。
末路望绣衣,他时常发蒙。
孰云三军壮,惧我弹射雄。
谁谓万里遥,在我樽俎中。
光禄经济器,精微自深衷。
前席屡荣问,长城兼在躬。
高纵激颓波,逸翮驰苍穹。
将副节制筹,欲令沙漠空。
司业志应徐,雅度思冲融。
相思三十年,忆昨犹儿童。
今来抱青紫,忽若披鹓鸿。
说剑增慷慨,论交持始终。
秘书即吾门,虚白无不通。
多才陆平原,硕学郑司农。
献封到关西,独步归山东。
永意久知处,嘉言能亢宗。
客从梁宋来,行役随转蓬。
酬赠欣元弟,忆贤瞻数公。
游鳞戏沧浪,鸣凤栖梧桐。
并负垂天翼,俱乘破浪风。
眈眈天府间,偃仰谁敢同。
何意搆广厦,翻然顾雕虫。
应知阮步兵,惆怅此途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体现了高适对仕途的热望和期望,以及他对幕下众人的赞赏和感激之情。

在探讨这首诗的具体内容之前,了解高适于唐代的政治地位及其时代背景是十分必要的。高适,字达夫,是一位杰出的边塞诗人与政治家。他在唐玄宗时期即开始了其政治生涯,曾历任多个重要官职,包括河西节度使等,展现了他的才能和远见。他的作品多涉及边塞战事,反映了当时边疆的紧张局势和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是高适于唐肃宗上元年间所作。这一时期,高适不仅身居高位,而且多次被召入朝廷,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诗中流露出了他对幕下众人的赞赏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希望借助这些力量来推动自己仕途发展的愿望。

诗中的“亚相膺时杰,群才遇良工”两句,突出了高适对于自身能力和才华的认同,也表达了他对幕下众才的支持和期待。紧接着的诗句“翩翩幕下来,拜赐甘泉宫”,描绘了幕僚们获得皇帝赏识的情景,这不仅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也反映了唐朝时期重视人才的文化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信知命世奇,适会非常功”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文化氛围下的士人情怀。高适通过这样的表达,既肯定了幕下众人的特殊才能和非凡使命,也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抱负。诗的尾句“侍御执邦宪,清词焕春丛”更是将这种期待具体化,认为幕下之人能够执掌国法,公正无私。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诗中人物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它揭示了唐代社会对于士人群体的重视与信任,以及对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士人精神风貌。同时,这首作品还体现了高适本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是研究唐代文学和政治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