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后书事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雪后书事》是唐代诗人陆龟蒙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江南在小雪后的景象,以及作者对故乡和生活的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陆龟蒙,唐代文学家,字鲁望,自称江湖散人、天随子,人称甫里先生。他是唐文学家,与皮日休齐名。陆龟蒙曾为湖、苏二州从事,后隐居松江甫里。
  1. 诗歌原文
    时候频过小雪天,
    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
    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
    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
    多说明年是稔年。

  2. 诗歌内容解析

  • 描写江南的冬季景象:陆龟蒙通过对江南地区小雪后的详细描写,展现了冬天的独特景色和氛围。他提到“时候频过小雪天”,意味着这个时节经常下着小雪,而江南的气候特征也由此被勾勒出来。
  • 表达对离别的怀念:“枫汀尚忆逢人别”,这里陆龟蒙回忆起在枫树旁边(即江边或河边)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与人离别时刻的深刻记忆。
  • 反映生活的艰辛:诗中的“麦陇唯应欠雉眠”揭示了农村的艰辛生活。陆龟蒙观察到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只能让家禽如鸡鸭之类的动物在田垄上休息,体现了农忙季节的辛苦。
  • 寄寓对未来的希望:“多说明年是稔年”,通过提及丰收年的到来,陆龟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农民辛勤付出的同情和赞赏。
  1. 艺术手法分析
  • 对比与衬托:陆龟蒙通过与小雪、寒色等自然现象的对比,突出了江南冬季的特色,同时衬托出人物的情感和状态。
  • 象征与暗示:诗中可能蕴含的象征意义,如小雪象征冬日的寒冷,也可能暗指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某种感慨和反思。
  1. 创作背景考察
  • 隐居生活:陆龟蒙在经历了官场的挫折后,选择隐退于松江甫里,过着清闲的生活。
  • 社会环境的影响:当时的社会状况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得他在诗中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1. 思想情感探究
  • 对自然的热爱:陆龟蒙对江南的自然景观有深厚的感情,他的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留恋。
  • 对社会的关怀:尽管生活在山水之间,陆龟蒙并未完全脱离现实,而是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1. 文化价值评价
  • 历史地位:《小雪后书事》作为陆龟蒙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 艺术特色:该诗的艺术特色包括精湛的用词、生动的画面感以及深邃的思考。特别是其对自然和社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
  1. 阅读体验分享
  • 赏析细节:细读陆龟蒙的《小雪后书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江南冬季景象的细致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切体会。诗中的“麦陇唯应欠雉眠”,不仅展示了农村的艰辛,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
  • 感悟人生: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体会到诗人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层次思考。陆龟蒙通过细腻的笔触,传递了对时代的反思和对生活的感悟,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1. 相关诗词比较
  • 主题对比:《小雪后书事》与同时期的其他诗作相比,如《野庙碑》等,都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但《小雪后书事》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自然景观的描绘。
  • 风格特点:《小雪后书事》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是陆龟蒙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陆龟蒙的《小雪后书事》是一首充满情感且富有哲理的诗作。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不仅可以欣赏到陆龟蒙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