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水国烟乡足芰荷,就中芳瑞此难过。
风情为与吴王近,红萼常教一倍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是唐代文学家陆龟蒙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作者的深厚造诣,也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水国烟乡足芰荷,就中芳瑞此难过。
    风情为与吴王近,红萼常教一倍多。
    晚来风约半池明,重叠侵沙绿罽成。
    不用临池更相笑,最无根蒂是浮名。

  2. 诗歌鉴赏

  • 对比手法:《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通过将江南常见的菱花与荷花与重台莲花进行对比,突出了后者的独特之处。
  • 人格化描述:诗人赋予荷花和莲蓬以人的特征,如“风情为与吴王近”,使得莲花仿佛有了自己的情感和故事,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
  • 象征意义:重台莲花象征着高洁、坚韧不拔的品质,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中孤芳自赏的心理。
  • 含蓄表达:整首诗没有直接陈述政治理想或社会见解,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议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名利淡薄的追求。
  1. 诗人介绍
  • 生平简介: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晚唐文学家,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官至太常博士。
  • 作品成就:皮日休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著称,其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散文等多种形式。其中,《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是他作品中的佼佼者,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才能。
  1. 历史背景
  • 文学地位:作为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不仅在艺术上有所建树,也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陆龟蒙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的文学追求和审美趣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时代特色:诗中描绘的景色与情景,体现了唐代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风貌,反映出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唐代文学及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深入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