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向城路,一直复一曲。
曲去日中还,直行日暮宿。
何必日中还,曲途荆棘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门前向城路,一直复一曲。
曲去日中还,直行日暮宿。
何必日中还,曲途荆棘间。
《门前路》是唐朝诗人陆龟蒙的一首著名诗歌,描绘了一个行人在门前路上徘徊,思考人生的情景。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陆龟蒙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下面将对《门前路》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门前路》的作者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是唐代著名的农学家与文学家。陆龟蒙生于江苏吴江,一生从事农业研究,同时醉心于文学创作。
诗歌原文:陆龟蒙的《门前路》原文如下:“门前向城路,一直复一曲。曲去日中还,直行日暮宿。”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门前的小路,弯曲曲折,通向远方。直行的大道则在夕阳下显得宁静而孤独。
诗歌赏析:通过这首诗,陆龟蒙表达了对人生路途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人生的路途并非总是直线或平坦,而是充满了曲曲折折和荆棘丛生的考验。“何必日中还,曲途荆棘间”这两句诗更是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了即使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也要坚定前行的信念。这首诗不仅是对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更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赞美。
《门前路》作为陆龟蒙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感受力,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