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南楼对月

主人同露坐,明月在高台。
咽咽阴虫叫,萧萧寒雁来。
影摇疏木落,魄转曙钟开。
幸免丹霞映,清光溢酒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田氏南楼对月》是唐代诗人马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与月亮、树木和动物共处时的感受。下面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马戴(799年—869年),字虞臣,唐代定州曲阳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唐王朝的兴衰变迁,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2. 原文节选:主人同露坐,明月在高台。
  3. 整体翻译:我和我的主人一起露天坐着,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楼。
  4. 创作背景:马戴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诗中的“主人同露坐,明月在高台”两句,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静态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5. 名家点评:此诗的第三联“影摇疏木落,魄转曙钟开”被一些文学评论家认为是全篇的亮点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感,为整首诗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6. 轶事典故:马戴在《题李生宅》一诗中写道:“清风吹夜雨,明河动秋霜。”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感悟。
  7. 作品赏析鉴赏:从美学角度看,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月光、树木、寒雁、阴虫等景象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也非常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田氏南楼对月》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的诗作,它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