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友入天台山作

却忆天台去,移居海岛空。
观寒琪树碧,雪浅石桥通。
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
终期赤城里,披氅与君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道友入天台山作》

马戴的《送道友入天台山作》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时不舍与祝福的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其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友谊和自然美景的崇尚。

在马戴的笔下,“却忆天台去,移居海岛空。”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怀念。天台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它不仅是自然的奇观,也是文化的象征。在这里,友人可能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也可能收获了新的感悟。这种情感上的联结,使诗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惋惜。

“观寒琪树碧,雪浅石桥通。”通过这些景象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清幽而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山间清新的空气和静谧的环境。这样的画面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也深化了主题的情感色彩。

接下来的诗句,如“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生动的画面中。这不仅是对景物的精细描写,更是对友情的一种象征。正如同在清晨的霞光中用餐,友情也应该在纯净和美好中继续。

“终期赤城里,披氅与君同。”这句诗以富有诗意的方式结束了全篇。这里的“赤城”可能是指一个神秘或神圣的地方,象征着对友情和未来的共同期待。诗人希望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披上一件温暖的外衣(可能是披着一件披肩或斗篷),与他一同前行。

通过这样细腻的笔触,马戴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留恋之情,还传递了对友谊和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让人领略到唐代文学的魅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温暖和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