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晚晴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蒙。
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
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
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下晚晴》是一首唐朝五律律诗,由崔曙所作。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信息:

  1. 作者简介
  • 崔曙(约704-739),河南登封人,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名进士,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崔曙喜交游,与薛据等友善。工诗,人称其诗言词款要、情趣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
  1. 诗歌原文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濛。
    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
    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
    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2.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抒发。通过对远天、溪路、疏雨、秋气的描写,构建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 情感细腻:诗人通过对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细腻而真挚,令人动容。
  1. 写作背景
  • 关于《山下晚晴》的具体创作背景,目前尚无明确的历史记载。但根据崔曙的生平和当时的文学环境来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隐居嵩山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诗句用词简练,字句流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 意境优美:诗中的自然景象如远天、溪路、疏雨、秋气等,都充满了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传承
  • 《山下晚晴》作为唐代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这首诗的传播和流传,有助于弘扬国学、传承文化。

《山下晚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唐代诗歌。它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的文化和历史,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