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山云际寺

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
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
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
殷勤记岩石,只恐再来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华山云际寺》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一首诗,这首诗歌融合了唐代山水诗的特点,充满了浪漫、幻想和神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张乔,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在当时广为传颂,与王维、李白等人齐名。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著称,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 创作时间:《游华山云际寺》的创作时间未详,但可以推测它是在张乔游览华山时所作。这一时期,张乔的诗歌创作进入了成熟阶段,他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更加深刻。
  1. 诗歌原文
  • 开头描写:“华山峰头云气生,千寻幽壑万重层。”这句话描绘了华山高耸入云的山峰以及深邃的峡谷,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受。
  • 中段抒情:“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这里的“晚木”可能是指秋天的树木,而“蝉”和“雁”都是秋天常见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了对秋天特有的景色的赞美。
  • 结尾感慨:“殷勤记岩石,只恐再来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珍惜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再次游览这座高山的愿望。

张乔的《游华山云际寺》不仅是一首表现华山壮丽景色的诗歌,更蕴含着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