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老金山顶,无心上石桥。
讲移三楚遍,梵译五天遥。
板阁禅秋月,铜瓶汲夜潮。
自惭昏醉客,来坐亦通宵。
金山寺空上人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山寺空上人院》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放下。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作品原文:《金山寺空上人院》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一首代表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金山寺内一处幽静之所——上人院的景象。诗人已经年迈,却无心再攀登那石制的桥梁,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放弃。诗中的“已老金山顶,无心上石桥”两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漠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作者简介:张乔,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并称为“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张乔隐居九华山以终。他的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其诗清雅巧致,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张乔的诗作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
文学价值:《金山寺空上人院》这首诗不仅是张乔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特点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还揭示了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微妙关系,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
《金山寺空上人院》作为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在面对世事变迁时所展现出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