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舞石镜

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
物象纤舞隐,禽情只自迷。
景当烟雾歇,心喜锦翎齐。
宛转乌呈彩,婆娑凤欲栖。
何言资羽族,在地得天倪。
应笑翰音者,终朝饮败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鸡舞石镜》是唐代诗人崔护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清新婉丽的笔触展现了山鸡在石镜前舞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喜悦。以下是关于《山鸡舞石镜》的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崔护:崔护,字殷功,博陵人(今河北安平县),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次官职的变动,最终成为岭南节度使。
  • 创作时间:《山鸡舞石镜》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记载,崔护在公元796年登第,因此此诗可能在其仕途早期或晚年创作。
  • 艺术成就:尽管崔护在后世的影响不如同时代诗人如杜甫、王维等人深远,但他的诗作依然受到后人的赞誉。《山鸡舞石镜》便是其中一首,以其清新婉丽的风格著称。
  1. 诗作原文
  • 物象纤无隐: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物象纤无隐,禽情只自迷。景当烟雾歇,心喜锦翎齐。宛转乌呈彩,婆娑凤欲栖。何言资羽族,在地得天倪。应笑翰音者,终朝饮败醯。
  •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山鸡的美丽和灵动,也透露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内心的愉悦。
  1. 艺术手法
  • 意象描绘:诗中“物象纤无隐”一句,通过“纤细”形容物象的微妙之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敏感捕捉。而“宛转鸟呈彩”则用“宛转”、“乌呈彩”等形容词描绘了鸟的形象,增添了诗意和画意。
  • 情感表达:诗中的抒情色彩浓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心喜锦翎齐”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 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用词考究,既符合唐代诗歌的审美特点,又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山鸡舞石镜》不仅是崔护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化生活,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窥探唐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独特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