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濑渔家

七里垂钓叟,还傍钓台居。
莫恨无名姓,严陵不卖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里濑渔家》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一位老翁在七里濑渔垂钓捕鱼的闲适生活,而且通过“还傍钓台居”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下面将深入探讨《七里濑渔家》及其相关背景:

  1. 诗人简介:张祜(785年-849年),字承吉,唐清河人,一说南阳人。他的生平经历了从依附李光颜到后来的流放生涯。张祜的诗歌以五言、七言绝句见长,尤其擅长五言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被后世广为传颂。尽管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畅,但他的文学成就却颇为突出。

  2. 诗歌原文及译文:《七里濑渔家》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七里濑渔垂钓捕鱼的闲适生活。诗中“七里垂钓叟,还傍钓台居”展现了老者选择在熟悉的钓台附近定居的生活态度。末尾的“莫恨无名姓,严陵不卖鱼”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名利、回归自然的心态。

  3. 作品赏析:张祜的这首《七里濑渔家》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平静的老翁形象。诗中的“垂钓叟”象征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而“不卖鱼”更是一种淡泊名利的象征。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也反映出唐代社会对于隐逸文化的推崇。

《七里濑渔家》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生活状态的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不仅能了解到唐代文人的生活哲学,还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