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鸿声怨碧云净,楚瑟调高清晓天。
尽日相看俱不语,西风摇落数枝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离鸿声怨碧云净,楚瑟调高清晓天。
尽日相看俱不语,西风摇落数枝莲。
《秋时》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季时的所见、所感和所思,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象,并通过这些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及自然的感慨。
《秋时》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当时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首诗中,杜甫以秋风起、吴江水肥鲈鱼等自然景象开篇,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日江南画面。接下来的内容,通过“三千里”、“恨难得”等词句,抒发了诗人远离家乡、无法归家的无奈和哀愁。同时,诗人通过对凄清秋景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孤独落寞的心情。
杜甫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长江悲已滞”中的长江,既指自然景观,也暗寓了诗人自己的身世遭遇。此外,“北风吹北云”一句,则以北方的寒冷和孤寂反衬南方的温暖,进一步突出了秋日的凄凉氛围。
《秋时》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深刻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杜甫个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折射出唐代社会的复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