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阴陵

壮士悽惶到山下,行人惆怅上山头。
生前此路已迷失,寂寞孤魂何处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阴陵》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张祜,字承吉,号清河居士,生于78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卒于852年(唐宣宗大中二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复杂,家世显赫,曾因受到令狐楚的推荐而一度被元稹排挤,客淮南后因喜爱丹阳曲阿而选择在此隐居。
  1. 诗歌原文
    壮士凄惶到山下,行人惆怅上山头。
    生前此路已迷失,寂寞孤魂何处游。

  2. 诗的鉴赏与分析

  • 情感表达:《过阴陵》通过描述壮士和行人在阴陵下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们面对人生路途的迷茫与孤独。壮士的“悽惶”与行人的“惆怅”相互映衬,突出了人生路途的艰难与迷茫。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对比的写法,通过对比壮士的“悽惶”和行人的“惆怅”,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使得诗歌的主题更为鲜明。
  • 主题思想:通过对阴陵的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也反映了人生路途的无常和人生的孤独感。这种深沉的思考使得《过阴陵》不仅是一首描写旅途景象的诗,更是一部富含哲理的作品。
  1. 文学地位与影响
  •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虽然《过阴陵》是张祜众多诗作中的一篇,但它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二卷诗作,共三百四十九首,其中就包括了这首著名的《过阴陵》。
  • 对后世的影响:张祜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流转自然,有隐逸之气。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之一。

《过阴陵》是一首情感深沉、主题深刻的唐代诗歌,通过对阴陵下壮士与行人的不同情感状态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迷茫与孤独。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旅途的风景画,更是一曲深情的哀歌,让人在欣赏美景之余,也能深深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