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

江上春来早可观,巧将春物妒馀寒。
水苔共绕留乌石,花鸟争开斗鸭栏。
佩胜芳辰日渐暖,然灯美夜月初圆。
意随北雁云飞去,直待南州蕙草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是唐代文学家张说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巴陵早春时节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说,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的字是道济,而号则是说之。他原籍范阳,后移居河东,最终定居于洛阳。张说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他的诗作不仅在唐代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江上春来早可观,巧将春物妒馀寒。”这句诗通过“江上”一词引入了春天的主题,同时使用了“早可观”表达了春天来得早且美丽动人。“巧将春物妒馀寒”则形容春景之美,让人不禁赞叹。
  • “水苔共绕留乌石,花鸟争开斗鸭栏。”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如“水苔共绕留乌石”描绘了水边的苔藓和石头相互缠绕的美丽画面。“花鸟争开斗鸭栏”则生动地描述了春天里花朵盛开的景象和鸟儿争鸣的情景。
  1. 作品赏析
  • 《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感情,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佳作。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色。
  • 张说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水苔共绕留乌石”与“花鸟争开斗鸭栏”,使得整个画面既和谐又充满活力,充分体现了春天的魅力。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资料显示,张说在唐代的政治环境中担任过多种职务,包括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等。因此,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政治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领略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