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桃行

桃生叶婆娑,枝叶四向多。
高未出墙颠,蒿苋相凌摩。
植之三年馀,今年初试花。
秋来已成实,其阴良已嘉。
青蝉不来鸣,安得迅羽过。
常恶牵丝虫,蒙幂成网罗。
顾托戏儿童,勿折吾柔柯。
明年结其实,磊磊充汝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桃行》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品原文: 桃花初生叶,枝叶四向多。高未出墙颠,蒿苋相凌摩。植之三年馀,今年初试花。秋来已成实,其阴良已嘉。青蝉不来鸣,安得迅羽过。常恶牵丝虫,蒙幂成网罗。顾托戏儿童,勿折吾柔柯。明年结其实,磊磊充汝家。

  2. 诗词赏析

  • 描写细腻:诗歌开篇便描绘了桃花初生的娇嫩模样,以及其枝叶四溢的生机勃勃,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自然场景。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赞美了桃花的美丽与成熟,还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特别是结尾部分,通过“顾托戏儿童”这一行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新桃行》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桃生叶婆娑”、“蒿苋相凌摩”等,这些意象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 语言简练:虽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但都恰到好处,没有过多的修饰,使得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张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张籍的诗风以朴实无华著称,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 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诗人们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新桃行》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写景诗,更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佳作。
  1. 主题思想
  • 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诗中的桃花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美丽,通过桃花的成长过程,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珍视。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正是《新桃行》所要表达的核心主题。
  •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更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他认为人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家园一样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新桃行》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桃花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现了唐代诗人张籍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