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边城怀归

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
山川凌玉嶂,旌节下金微。
路向南庭远,书因北雁稀。
乡关摇别思,风雪散戎衣。
岁尽仍为客,春还尚未归。
明年征骑返,歌舞及芳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春边城怀归》是唐代诗人崔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介绍
  • 崔湜的生平:崔湜,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省定县)人,唐代诗人。他在文学上颇有成就,与弟液、涤及从弟涖都享有文名。《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十八首。
  • 仕途经历:崔湜历任考工员外郎、检校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然而,在玄宗朝,他因曾参与逆谋而被赐死。
  1. 诗词原文
    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
    山川凌玉嶂,旌节下金微。
    路向南庭远,书因北雁稀。
    乡关摇别思,风雪散戎衣。
    岁尽仍为客,春还尚未归。
    明年征骑返,歌舞及芳菲。

  2. 诗意解释

  • 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描绘了边疆战事的紧张局势,急报文书如羽书般飞驰于大漠之中,而长城的要塞却尚未解除围困,意味着战争仍在继续,国境尚未安宁。
  • 山川凌玉嶂,旌节下金微:通过“玉璋”象征雪山,表达了对远方山川的描写,同时旌节指向的是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金微”山,暗示着边疆的遥远和艰险。
  • 路向南庭远,书因北雁稀:描述了道路遥远,信使稀少,表明通信不顺畅,战事影响了正常的信息传递。
  • 乡关摇别思,风雪散戎衣: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人的牵挂,风雪中士兵的戎装被风吹散,象征着战火与和平的矛盾冲突。
  • 岁尽仍为客,春还尚未归:尽管到了年底,自己仍然漂泊不定,未能返回家乡,反映了战争带来的长期不稳定和生活的艰辛。
  • 明年征骑返,歌舞及芳菲:期待来年能结束征伐,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享受歌舞升平的生活。

《早春边城怀归》不仅展现了崔湜作为一名文人的深邃情感和复杂心态,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边关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及其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