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悟无生,头陀不到城。
云山知夏腊,猿鸟见修行。
地僻无溪路,人寻逐水声。
年年深谷里,谁识远公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早晚悟无生,头陀不到城。
云山知夏腊,猿鸟见修行。
地僻无溪路,人寻逐水声。
年年深谷里,谁识远公名。
《题空山人石室》是唐朝诗人崔峒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悟道与修禅:诗中的“早晚悟无生,头陀不到城”表达了诗人对于佛理的深刻领悟和对出世生活的向往。他选择隐遁于山林之中,远离尘世喧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自然与修行:“云山知夏腊,猿鸟见修行”,诗人描绘了一幅山中景象,云遮雾绕的山峰象征着超然物外的境界,而猿猴和鸟儿也似乎在默默地进行着它们的修行,这些生动的自然画面与诗人的心境相得益彰。
隐逸生活:“地僻无溪路,人寻逐水声。”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描写,他居住在偏僻之地,远离城市喧嚣,只有流水的声音伴随着他的日常生活。这样的生活环境让人感觉宁静致远。
《题空山人石室》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传承。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首诗提供了一种返璞归真、寻求内心平静的可能。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