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寿安山阴馆闻泉

一支清急万山来,穿竹喧飞破石苔。
梦在故乡临欲到,声闻孤枕却惊回。
多愁鬓发余甘老,有限年光尔莫催。
绿忆旧游相似处,月明山响子陵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寿安山阴馆闻泉》是唐代诗人崔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感,被后人传颂不衰。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梦中清急万山来,穿竹喧飞破石苔。
    梦在故乡临欲到,声闻孤枕却惊回。
    多愁鬓发余甘老,有限年光尔莫催。
    绿忆旧游相似处,月明山响子陵台。

  2. 诗歌赏析

  • 泉水声描绘:诗人通过“梦中清急万山来”等句,生动地描绘了从深山中流出泉水的声音,仿佛有万山之水汇聚而来,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 自然与人的互动:诗中的“声闻孤枕却惊回”表达了泉水声音虽美,但因听到而惊扰了诗人的睡眠,这种自然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 岁月流逝的主题:结尾两句“多愁鬓发余甘老,有限年光尔莫催”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青春年华不应被催逼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崔橹是唐代荆南人,曾任棣州司马。他对杜牧的诗歌非常欣赏,尤其善于咏物类诗歌的创作。尽管他的诗集已佚失,但从现存作品中可以窥见其才情丽而近荡的风格。
  • 艺术成就:崔橹的诗歌以细腻的感情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侧面,是研究唐代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宿寿安山阴馆闻泉》不仅是一篇表现自然美景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唐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灵感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