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
遥林浪出没,孤舫鸟联翩。
常爱千钧重,深思万事捐。
报恩非徇禄,还逐贾人船。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是唐朝诗人张九龄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科举出身到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再到遭贬,其政治生涯跌宕起伏,影响深远。他的文学作品以道劲的风格和深远的寄托著称,对扭转当时的形式主义诗风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他在遭贬期间所写的《感遇》组诗十二首,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歌原文及赏析:
- 这首诗描述了江上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诗中写道:“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遥林浪出没,孤舫鸟联翩。”这些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了江水与天空相连的景象,以及船上帆船随风摇曳的壮观画面。
- 接下来的句子“常爱千钧重,深思万事捐”表达了作者对于责任和担当的深刻认识。在这里,“千钧重”形容责任重大,而“深思万事捐”则表明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他对世事的淡泊和对个人命运的淡然接受。
作品背景:张九龄的遭遇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波折。这首诗创作于他被贬期间,通过描绘江上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示了他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和坚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艺术特色:张九龄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在这首诗中,他用“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等意象,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此外,“常爱千钧重,深思万事捐”这样的句子,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智慧和哲理,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不仅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追寻美好的人生和自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