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少府

夕膳望东周,晨装不少留。
酒中同乐事,关外越离忧。
座湿秦山雨,庭寒渭水秋。
何当鹰隼击,来拂故林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裴少府》是唐代张万顷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他们友谊的珍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夕膳望东周,晨装不少留。
    酒中同乐事,关外越离忧。
    座湿秦山雨,庭寒渭水秋。
    何当鹰隼击,来拂故林游。

  2. 诗歌解析

  • 夕膳望东周:描述了诗人在晚上用餐时,望向东方的景象,可能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或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晨装不少留:早晨出发时,没有太多停留,可能是为了迅速结束这次离别,或者是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
  • 酒中同乐事:在饮酒时,共同享受快乐的时光,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 关外越离忧:从长安关外越出,面对离别的忧虑和不安。
  • 座湿秦山雨:宴会结束时,座位上还留着湿润的痕迹,可能是雨水打湿了座位,或者是宴会结束后的余韵。
  • 庭寒渭水秋:庭院里因为秋日的寒冷而显得更加萧瑟,也可能是天气的变化给宴会带来的冷清气氛。
  • 何当鹰隼击: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重逢的愿望,如同鹰隼击空一般,期待着再次相聚的时刻。
  • 来拂故林游: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到老朋友居住的地方,一起游玩。
  1.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深情的怀念。通过对宴会、离别场景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这段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见的盼望。诗中的“何当”、“来拂”等词句,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希望。

  2. 艺术特色

  • 情感细腻:诗歌中的情感细腻真挚,通过对宴会、离别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意象生动:使用了“秦山雨”、“渭水秋”等生动的意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氛围。
  • 语言精炼:虽然诗歌内容较为直白,但语言精炼,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既流畅又富有韵味。
  1. 历史文化背景
  • 唐朝文化: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文化艺术发展达到了高峰。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 文人墨客的交流:唐代文人之间交往频繁,通过诗歌交流思想和情感。张万顷作为当时的文人之一,其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 友情与离别:在中国文学中,友情常常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间的美好时光和离别时的哀愁,传达了对友情的深切感悟。

《送裴少府》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文学作品,也是唐代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