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果昼二僧院

何必老林泉,冥心便是禅。
讲时开院去,斋后下帘眠。
镜朗灯分焰,香销印绝烟。
真乘不可到,云尽月明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果昼二僧院》是唐代诗人许浑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许浑,字用晦,一字仲晦,生于约788年左右,卒于858年。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擅长律体诗歌而著称。他的诗作多登高怀古之作,格律精纯,深得杜牧、韦庄等人的推崇。因其善用“水”字,人称“许浑千首湿”。他曾任当涂县令、太平县令、监察御史等职,并在润州司马和睦、郢二州刺史的岗位上有所作为。
  1. 诗句原文
  • 诗篇原文:何必老林泉,冥心便是禅。
  • 诗意解读:诗人通过“何必老林泉,冥心便是禅”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这里的“冥心”意味着专心致志,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平和;“便是禅”则是指这种心境与禅宗所追求的无我、空灵境界相契合。整句诗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寻求心灵净化的思想。
  • 诗句赏析:“讲时开院去,斋后下帘眠”,描绘了一个僧人在讲课后,收拾教具离开教室,随后在斋堂之后放下帘子休息的场景。这里的“讲时”和“斋后”表明了时间点,即在讲授佛法或进行日常宗教活动之时,“开院去”和“下帘眠”分别描绘了僧人活动的开始与结束。
  • 诗篇鉴赏:许浑的这首五言绝句,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讲时”和“斋后”的行为动作,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出家人的生活节奏——忙碌而又规律,充满了生活的仪式感和对内心修行的重视。
  1. 写作背景
  • 创作缘由:此诗作于唐代,具体创作年代不详,但可以推断其应为诗人晚年的作品之一。从诗歌内容来看,诗人可能是在某种宗教场所或是与佛教有缘的背景下,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表达内心感悟的诗篇。
  • 时代环境: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文人雅士多有涉足佛学的研究与实践。许浑作为一个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且热爱自然的诗人,很可能受到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从而在作品中融入了对禅宗的理解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游果昼二僧院》是许浑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对生活哲学的独特见解创作的。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