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径小船通,菱歌绕故宫。
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
荷叶桥边雨,芦花海上风。
归心无处托,高枕画屏中。
忆长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长洲》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
对《忆长洲》的作者许浑进行简要介绍。许浑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与李商隐、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他的作品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不失深意,尤擅长咏史怀古诗。他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作品常被后人传诵,成为学习的对象。
进一步深入到《忆长洲》这首作品中,不难发现它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咏史怀古诗,更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和心灵的寄托。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如“香径小船通,菱歌绕故宫”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长洲,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通过“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等句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从艺术手法上看,《忆长洲》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作为一首五言律诗,它巧妙地运用了平仄和对仗,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这种严谨的结构布局,不仅展现了诗人扎实的诗歌功底,也使得作品在形式上更显完美。
从文化价值角度分析,《忆长洲》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长洲的描写,诗人间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俗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思考。这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跨越时空,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
《忆长洲》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更是承载着诗人深厚情感和历史记忆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深入了解《忆长洲》,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和思想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