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

瘦马频嘶灞水寒,灞南高处望长安。
何人更结王生袜,此客虚弹贡氏冠。
江上蟹螯沙渺渺,坞中蜗壳雪漫漫。
旧交已变新知少,却伴渔郎把钓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一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后的感伤和对友情的珍视。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寄托了对过去友谊的缅怀。

《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通过描绘灞水边寒风中瘦马嘶鸣、长安高处的远望等景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别离的画面。这些自然景观与人物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种凄美的氛围。诗中的“何人更结王生袜,此客虚弹贡氏冠”,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折射出诗人对这种关系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比“江上蟹螯沙渺渺,坞中蜗壳雪漫漫”,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从文学价值来看,《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不仅是许浑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唐代诗歌艺术的重要文本。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使得这首诗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和赏析的对象。

《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作为唐代的一首重要诗词,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还是从人文历史的背景考虑,都值得深入探讨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