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安期烧药处,今来改作坐禅宫。
数僧梵响满楼月,深谷猿声半夜风。
金简事移松阁迥,彩云影散阆山空。
我来不见修真客,却得真如问远公。
题菖蒲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菖蒲废观》
许三畏,唐朝时期的文学家,以《题菖蒲废观》为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本是安期烧药处,今来改作坐禅宫。
数僧梵响满楼月,深谷猿声半夜风。
金简事移松阁迥,彩云影散阆山空。
我来不见修真客,却得真如问远公。
诗中的“安期”是指传说中的仙人安期先生,而“坐禅宫”则指的是他修行的地方。诗中描述了这个地方曾经是安期先生烧丹炼药之地,现在却变成了一座供人静坐冥想的道观。诗人通过对比安期先生的炼丹之地与现在的坐禅宫,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中的“数僧梵响满楼月,深谷猿声半夜风”描绘了夜晚道观内的情景。梵音在月光下回荡,伴随着深夜的山林之声,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而“金简事移松阁迥,彩云影散阆山空”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金简(古代的一种权杖)被移走,松木阁楼显得高远而清空,彩云的影子在阆山上消散。
最后两句“我来不见修真客,却得真如问远公”则反映了诗人的心境。他来到这个道观,却没有见到那些曾经修行的修真者,只能向远公(即慧远禅师)请教真正的佛理。这里的“修真客”指的是那些修行的人,他们通常隐居山林,追求精神上的升华;而“真如”则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代表着事物的本质或真理。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韵味。它不仅是对一个历史遗迹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