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春日晚眺

凌春帝子阁,偶眺日移西。
浪势平花坞,帆阴上柳堤。
凝岚藏宿翼,叠鼓碎归蹄。
只此长吟咏,因高思不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滕王阁春日晚眺》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作品,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作者在滕王阁上远眺所见的美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艺术特色,并分析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1. 作品原文
    凌春帝子阁,偶眺日移西。
    浪势平花坞,帆阴上柳堤。
    凝岚藏宿翼,叠鼓碎归蹄。
    只此长吟咏,因高思不迷。

  2. 作者简介
    曹松(828年—903年),字梦徵,舒州(今属安徽省)人。唐代晚期诗人。唐光化四年进士。大中年间,曾任永福县主簿、方城尉等小官,后弃官游历各地,最终客死他乡。

  3. 诗歌解析

  • 首联“凌春帝子阁,偶眺日移西”:诗人登临滕王阁,恰逢夕阳西下之时,这为全诗奠定了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背景。
  • 颔联“浪势平花坞,帆阴上柳堤”:描绘了江面平静如镜,波纹轻拂岸边花坞的景象;而远处帆船的阴影映照着杨柳依依的堤岸,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 颈联“凝岚藏宿翼,叠鼓碎归蹄”:此处描写的是天空中的雾气凝聚,仿佛隐藏着鸟儿的休息之处;同时,远处传来的鼓声和马蹄声交织成一首生动的交响曲。
  • 尾联“只此长吟咏,因高思不迷”:诗人通过不断的吟咏来抒发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无限感慨,表达了他对高处不胜寒的哲思。
  1. 艺术评价:《滕王阁春日晚眺》以其精湛的语言技巧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其中对景物细节的精细描写,不仅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笔下的自然美,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追求意象和意境的高度。

《滕王阁春日晚眺》不仅是对滕王阁夜景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曹松个人情感、哲学思考的体现。它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春日画卷,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特征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