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自吴门之阳羡道中书事

胜异恣游应未遍,路岐犹去几时还。
浪花湖阔虹蜺断,柳线村深鸟雀闲。
千室绮罗浮画楫,两州丝竹会茶山。
眼前便是神仙事,何必须言洞府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自吴门之阳羡道中书事》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二月至三月间,当时作者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在这首诗中,杜牧运用“春风”、“绿水”和“桃花源”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的美景图,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失望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以“春色”为题,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首句“春色满园关不住”,表达了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无法阻挡。接着“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春天里最美丽的事物——红杏,它从墙头探出头来,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希望。然后通过“千里莺啼绿映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鸟儿在广阔的田野上欢唱,红花绿叶相映成趣。接着“水村山郭酒旗风”,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在水边村庄和山脚下城市中弥漫开来,酒旗随风飘扬,充满了生活气息。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繁华景象的回忆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