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宅宴罢

粉墙残月照宫祠,宴阕银瓶一半欹。
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驸马宅宴罢》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品原文
  • 粉墙残月照宫祠:描述了夜晚时分,月光映照在粉墙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带凄凉的氛围。
  • 宴阕银瓶一半欹:描绘了宴会结束后,银瓶倾倒一半的画面,暗示了宴会的结束和某种失落的情绪。
  • 学语莺儿飞未稳:以学语的黄莺作为比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宴会中的欢快氛围。
  • 放身斜坠绿杨枝:以杨柳为喻,形容宴会后的场景,暗示着宴会的结束也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曹松,字梦徵,唐代舒州(今安徽潜山附近)人,生于703年或稍后,卒于901年,晚年流落江湖,最终客死他乡。
  • 生平经历:曹松早年曾避乱居住于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光化四年(901年),曹松中进士,年已70余岁,但一生未能得到重用,最终病逝。曹松为诗学贾岛苦吟,工五言律诗,取境幽深,风格自成一体。其诗作《崇义里言怀》体现了其自我写照:“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
  1. 艺术特色
  • 意境描绘: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粉墙残月”“宴阕银瓶”,“绿杨枝”等,构建出一个既有哀愁又带有春意盎然的意境。
  • 情感表达:通过黄莺、银瓶等意象,传达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语言风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思想内容: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奈情绪。
  1. 文化影响
  • 历代评价:《驸马宅宴罢》在历代文人墨客中享有一定的声誉,被后人多次提及和赞赏。
  • 文学地位:作为唐代诗歌的一部分,它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韵味,也为后世研究唐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教育意义:这首诗不仅是唐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驸马宅宴罢》作为唐代曹松的一首代表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风采,还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时代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