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匡山道者

尝闻一粒功,足以反衰容。
方寸如不达,此生安可逢。
寄书时态尽,忆语道情浓。
争得携巾履,同归鸟外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匡山道者》是唐代诗人章孝标的作品。这首诗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与道者的深情友谊。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章孝标,唐代著名诗人,其生平不详,但据资料显示,他生活在唐代,可能活跃在中唐时期。
  • 创作风格:章孝标的创作以诗歌见长,其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擅长运用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点:章孝标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在《赠匡山道者》中,他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 文化意义:作为唐代文学作品,此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还体现了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到见解。
  1. 主题思想
  • 自然之美:诗中通过“一粒功”这一形象,传达了自然界微小之物也能带来巨大变化的主题,强调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蕴含着无穷的价值和意义。
  • 友情与志趣:诗中的“同归鸟外峰”表达了诗人与匡山道者之间的深厚情谊,两人因共同的志趣和追求而结为知己。
  1. 鉴赏分析
  • 意境营造:章孝标的诗歌常常能够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赠匡山道者》也不例外。诗中的“方寸如不达,此生安可逢”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以及对朋友的珍视。
  •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自然的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

《赠匡山道者》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和友情的作品,更是唐代诗歌文化的瑰宝,其艺术魅力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人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