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水屏风

时人嫌古画,倚壁不曾收。
雨滴胶山断,风吹绢海秋。
残云飞屋里,片水落床头。
尚胜凡花鸟,君能补缀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破山水屏风》是唐代诗人章孝标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破山水屏风》是唐代诗人章孝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技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以下是从不同方面进行的分析:

  1. 诗歌原文
    时人嫌古画,倚壁不曾收。
    雨滴胶山断,风吹绢海秋。
    残云飞屋里,片水落床头。
    尚胜凡花鸟,君能补缀休。

  2. 诗歌注释

  • 此诗一作姚合诗。
  • 根据不同的注解,这首诗可能有不同的版本,但基本内容保持一致,表达了对于古人画作的珍视与保护之情。
  1. 诗歌鉴赏
  • 首联“时人嫌古画,倚壁不曾收”,描绘了人们对于古画的不屑一顾,甚至不愿意收存。这种态度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个人价值观。
  • 次联“雨滴胶山断,风吹绢海秋”,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比喻古画受到风雨侵蚀的情景,表达了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担忧。
  • 颈联“残云飞屋里,片水落床头”,则用更为抽象的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 尾联“尚胜凡花鸟,君能补缀休”则是一种劝诫,指出即使普通花草鸟虫也有其存在的价值,而珍贵的古画更需要人们的保护。

章孝标的《破山水屏风》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古画珍视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唐代社会风俗和人文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