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圣寺

路分溪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
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
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
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开圣寺》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律。以下是对《开圣寺》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华丽的辞藻和细腻的描写著称。《开圣寺》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首,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2. 诗歌原文
    路分蹊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
    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
    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
    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
  3. 诗作鉴赏:这首诗虽然为律体,但颇似古风,全诗以写景为主,由旅途的跋涉而开圣寺周围的徘徊,由远及近,追寻历史陈迹。温庭筠通过描绘开圣寺及其周边环境,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4. 艺术风格:温庭筠的诗歌以华丽、细腻而著称,他的《开圣寺》同样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享受。
  5. 历史文化背景:《开圣寺》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温庭筠创作了这首《开圣寺》,既是为了表达个人情感,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传递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6. 文学影响:温庭筠的《开圣寺》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它不仅展示了温庭筠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唐代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

《开圣寺》作为温庭筠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写作技巧影响了后世。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们来说,深入了解这首诗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也能从中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