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元裕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王元裕》是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追忆与赞美亡友的音容笑貌和人品才华,抒发了作者对失去知音的无限悲痛之情,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简介:《哭王元裕》的作者是温庭筠,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温庭筠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其与李商隐齐名。他的诗作与李商隐齐名,可见其在文学上的影响力与贡献。

  2. 作品原文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3. 诗歌解析:首联“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表达了诗人听闻好友王元裕离世的消息后,深感悲痛,联想到古代的琴师伯牙因子期的去世而断绝了弹奏,用此比喻来表达对朋友离去的哀伤情绪。颈联“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则回忆了生前与友人共游的场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尾联“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则是对好友生前爱好文墨、品读诗书的形象描绘,以及在梦中仍能感受到好友的影响。最后两句“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寄托了诗人对未来再次相逢的美好愿景,以及对故人故居的缅怀。

《哭王元裕》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对友谊和记忆的一种深刻反思与致敬。温庭筠以其精湛的诗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转化为文字之美,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