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知音

翠羽花冠碧树鸡,未明先向短墙啼。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星汉渐移庭竹影,露珠犹缀野花迷。
景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知音》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赠知音》的作者温庭筠,号飞卿,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在文学界,温庭筠被誉为“词中之龙”,其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世态炎凉,对后世影响深远。
  2. 作品原文:翠羽花冠碧树鸡,未明先向短墙啼。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星汉渐移庭竹影,露珠犹缀野花迷。景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赠知音》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诗中的“未明”与“晓”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日出的瞬间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命运无常。诗中的“窗间谢女青蛾敛”和“门外萧郎白马嘶”分别描绘了室内和室外的景象,前者宁静、后者动态,形成了一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丰富和立体。诗中的最后两句“景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更是充满了深意,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赠知音》作为温庭筠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也在情感的表达上达到了极致。它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理解和感慨,是了解唐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