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宵何耿耿,良宴有馀姿。
宝靺徘徊处,熏炉怅望时。
曲琼垂翡翠,斜月到罘罳。
委坠金釭烬,阑珊玉局棋。
话穷犹注睇,歌罢尚持颐。
晻暖遥相属,氛氲积所思。
秦蛾卷衣晚,胡雁度云迟。
上郡归来梦,那知锦字诗。
咏寒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寒宵》是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和词人,字飞卿,号东野居士。其诗以绮丽辞藻著称,擅长五言、七言绝句及长篇叙事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他的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被视为“花间派”首要词人。他精通音律,工于词赋,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影响。尽管温庭筠恃才不羁,多犯忌讳,取憎于时,但作品依旧流传至今,受到后人的广泛赞誉。
诗歌原文:《咏寒宵》,寒宵何耿耿,良宴有余姿。宝靺徘徊处,熏炉怅望时。曲琼垂翡翠,斜月到罘罳。委坠金釭烬,阑珊玉局棋。话穷犹注睇,歌罢尚持颐。晻暖遥相属,氛氲积所思。秦蛾卷衣晚,胡雁度云迟。上郡归来梦,那知锦字诗。
诗句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的宴会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宴会的繁华与夜晚的氛围。诗人以寒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斜月”、“罘罳”等,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温庭筠作为一位伟大词人的艺术才华。《咏寒宵》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是研究唐代文学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资料。
《咏寒宵》不仅是温庭筠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同时欣赏到温庭筠独特的文学魅力。